恭城的古村落

发布于 2022/9/13 9:45:56

桂林恭城晓山村:徽派古村里藏着的“桃花源”

晓山村是恭城嘉会镇秧家村委的一个自然屯,坐落于茶江西岸一公里处大山头之东麓,依山傍水,村前有一小溪,当地溪名叫晓江。据记载,晓山何氏一族先祖为韩信子,战国时期韩国末代君主韩王安之后,今安徽阜阳人。公元前196年为避强秦更姓为“何”。何氏先祖善经商,从安徽迁出后,先后在湖南郴州、广西平乐定居。宋末元初,先祖宏念公率家眷迁至今泗安寨头村定居,以耕读为业。元末明初,八世祖玉公一族迁于今秧家晓山定居,已有六百五十多年,现有人口600多。

晓山村先辈是元末明初迁移过来,因为当时人丁稀薄,便取名为小寨村。定居晓山后,人丁兴旺,族人逐渐向山脚扩居,便更名为小山村。清代时,因村址位于大山头东面与小字不符,又因村南的两个天然巨石形似一对雌雄鸡,村民便取了金鸡报晓的好彩头,更名为晓山村。村里还有独特的岩洞、暗河等自然景观,一山一景充满生机魅力。

徽派古宅的老故事

何氏先祖从安徽迁移至晓山村定居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将安徽建房工艺及农耕技术也带来了,现村内仍有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。

被用作村史馆的古宅名叫福字楼。福字楼建于清朝雍正时期,因其墙面有仿乾隆帝手写“福”字而得名。细看屋顶有两根横梁,刻有一些图案,多为吉祥的动植物或如意、宝瓶等,取意富贵平安,吉祥如意,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木雕文化。

铜钱楼古宅是村里最老的堂屋之一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。屋前有一块雕刻有铜钱形状的雕刻,古人推崇外圆内方,认为可以招财辟邪。

村里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古宅,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。老宅古雅幽深,整个建筑与院落围以高大的墙垣,用的青砖色泽如新,仍保持气势恢宏的神韵。

村里还有一座古宅名九品楼。它建于清朝咸丰年间,相传此房第一任主人为当时九品芝麻官,因此得名九品楼。

还有一不知名的古宅,其中位于门口侧面拐角的一块长方形石头名为转角石,特别引人注目,在具备美观对称的基础上,起到了很好固定房屋结构的作用,为民居的安全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。

一栋粉色的老宅名为朱红楼,至今有70余年历史。这个古民居最具特色的是院落式的设计和朱红色的大门装修风格。朱红色代表高贵与权威,象征着庄重。

据村民介绍,祖上先辈来到这里的时候带来了优良稻种,经数辈培植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土壤气候,不仅养育了一方百姓,还带来了可观收入。有着发达的种养产业做基础,当地村民历来善于经商。

探秘岩洞暗河

晓山村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特别值得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。晓山村背倚大山,前盘河道,三四月份山上漫山遍野紫荆花开放。村前小溪,名晓江。晓江是地下水,竹排、小船可逆前游岩,岩洞内有暗河流长两百多米,岩内天篷、石壁千姿百态。

村支书何志文带着记者游览岩内。进入岩洞暗河,借着岩洞口的光可以看到岩壁怪石嶙峋。越往里光也会逐渐消失,只能依靠强光电筒才能看到前方的水路。钟乳石在电筒照射下闪着亮光。

大约15分钟后,自然光再次出现在岩洞口。伴着光亮,声音也多了起来,何志文说那是燕子、蝙蝠的叫声。在一阵暖风吹来,竹筏已经到了岩洞口,视线也豁然开朗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,颇有陶渊明笔下“桃花源”的意境。

不吃鹅的民俗

近年来村民在河道两旁种上了桃花树,使得这里有了“桃花源”的别称。在河面上何志文说起了村中的美食。在村里人们是不吃鹅的。

传说晓山村老祖宗当年因犯圣怒,一路逃难,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,面对追兵,无奈只能过河。由于河道较宽,在他游到半途时,体力耗尽,千钧一发之际,一只大鹅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,他立即抱住大鹅,在大鹅的帮助下顺利过岸,成功甩掉了追兵。为了感谢大鹅的救命之恩,老祖宗立下规矩,族中后人,一律不得吃鹅。这一规矩,一直流传下来,直到现在,村民中也极少有人吃鹅。

何志文告诉记者,村民从小就在这河边长大,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河上还会有很多牛角。

很多老桂林人应该在市场上买到过,黑色的外壳,长得像牛角一样,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了吃,蒸熟的味道和马蹄的味道有点像,而晓江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江面上有很多,下水玩的孩子会顺带捞回家。

在江面上何志文还用船杆在河里捞了一把水草出来,“这叫刺丝,叶子上有刺的,可以煲汤也可以凉拌,味道好得很!”他说,这种水草是村民家里的家常菜,村民常常在地里干完农活回家路上就在河边捞一把回去。“将刺丝先用水焯一遍,拍点葱姜蒜用生抽和香油过油锅,直接拌着吃,鲜嫩得很。”

交通指南

从桂林自驾或者坐动车到恭城,从恭城自驾到晓山村大约20分钟,村里设有停车场。

游览岩洞暗河可直接在村里询问村民。 想要去体验的伙伴,请选择晴朗的天气再出行哟~


探访桂林恭城太平古村:时光抹不去昔日繁华

社官方账号
68039c4c82f24425b4cec00870f90a42.jpeg


图①:太平村古宅

272e8ff6d71b4f2fa7de56ecca40eebc.jpeg


图②:村里的记功碑

b8ad7cf529ab47a18d3db6cf208ad016.jpeg


图③:太平村里的古狮

桂林恭城太平村位于恭城东北部,太平村建筑均建于清代中后期,历经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而成规模。村落安静祥和,20余座桂北特色古民居集中布局,巷道曲直迂回,村内古树参天,从石狮到建筑雕刻、彩绘壁画、古法制糖,时光抹不去百年前太平村风景秀丽、百业兴旺、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。

昔日的“小茶城”

阳光好的时候,光照在老房子的墙上可以看到灰尘,这仿佛给老房子又增添了一点时光的痕迹,太平村里的老房子只有极少数还有人居住,多数被荒废或者当作了杂物房。村干部唐玉松说,这是他们长大的地方,但他们也会向往自来水、空调……那些在水井打水,烧柴火煮饭的老日子已经和这老宅一样变得老旧而遥远。

漫步于太平村,走在由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上,听村干部讲述他们村庄的历史,有神奇的传说、雕刻精美的手工艺品、充满荣耀的历史名人……

时间回到明末清初,地处都庞岭群山之间狭长走廊上的太平村,此时因商贾往来而繁荣兴盛,村子附近有圩市、关帝庙和古戏台。据村里老一辈人回忆,从前老街上有豆腐店、杂货铺、油榨、糖榨。现今村里还有人家保存有古法制糖的技艺。据《恭城县志》记载:“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,据粤境,始分平乐地置县,曰茶城。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,改茶城为恭城。”太平村当时比较繁华因而有“小茶城”之称。明朝后期太平村有10多户人居住,其中几户是因唐黄村水毁民居而迁居至此,均为瑶族。到清代初期发展到四五十户,多为唐姓、蒋姓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太平村,原名“牛尾垌”,此村名从清代初期就有了。“牛尾垌”称谓是因为所处地形形状如一条牛,村北面一带是牛的尾部;新村至现今村头是牛身,村头至隆兴庙一带是牛的头部;村头的两个鱼塘是牛的眼睛。“牛尾垌”村名起源远至明朝崇祯元年(1628年),民国初年改名为太平村。

沿着迷宫一般的鹅卵石道看古宅

太平村建筑均建于清代中后期,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的特色,均为传统四合院式。建筑风格和造型为岭南硬山式和歇山式。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,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,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。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,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,并且是板瓦,不能使用瓦筒,更不能使用琉璃瓦。太平村屯里的这些老宅多为青砖黑瓦,坡屋面,前檐高,后檐低,马头墙。

村里20座院落一宅连通一宅,街巷通道纵横有致,布局巧妙合理,大致呈“井”字形结构,有卵石青岩铺地。步行其间犹如迷宫一般迂回。

走进一户居民的老宅里,正屋两边还有厢房,中堂前是天井。庭院、屋基、堂屋、厢房、灶屋、牲圈分隔有序。屋墙高深过丈,少窗孔门洞,防盗功能凸显,望孔、瞄准孔随处可见,既有防盗的效果,也有御敌之功能。整栋建筑结构独特,古朴典雅。

有的老宅,门上的窗花已经满是灰尘,但仍然可以看到飞檐画栋,雕花窗棂,鳞次栉比。

在一栋谢家的老宅里,村干部从屋里拿出一块“进士牌匾”,上面的字已经风化快要认不出来。这栋宅子现在由谢氏子孙八家人共同拥有,这块进士牌曾被这户人家当过床板来睡,后面还被当作拦猪圈的栏板,这几年才有村里干部把它“抢救”下来。

对于村里的老宅,很多村民已经过于习惯和自然,这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老宅,不似外来人一看它们就觉得兴奋、珍贵。近年来,村民或许是因为走出去见了世面,又或者是因为受到熏陶,对村里的传统文化渐渐重视,主动保护了起来。目前,太平村已经被列为传统古村落,获得了500万元的资金进行修缮。党建引领下驻村第一书记、村干部在家家户户做保护古迹、建筑的宣传,“抢救”了不少村里的老物件。

太平村聚落属于居住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较好的平原区,居民主要为汉瑶两族,文化上汉瑶文化融合。村里出了不少文人、武士。虽然没有位高权重的大官,但很多人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绩,有的精忠报国,为国捐躯。

村里原有22块“记功碑”,现存17块,安置于谢氏宗祠前,呈骨牌状,碑高约2米,由青石打造,碑身部分刻有纹饰,上方和下方有“◇”形和“○”形孔眼穿透碑身,置碑时期分别为清朝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年间,部分碑文记载:“恩进士后选儒学正堂谢文俊立”“国学生谢文选立”“贡生谢绍猷立”“例授儒林郎后选直隸州州司谢蘭蔚立”等。距今在156年到217年之间。民国时期,族人唐勋臣青年时参加过北伐军,随军征战多年,后退役派往梧州任局长数年,后调恭城县任县长。

一块土黄糖里藏着的传统文化

村落里古树参天,据记载22棵古树中树龄最大的已有四百多年。常有百岁老人于树下乘凉、对小孩子讲过去的故事,祖先们的故事或许就在这样的场景中一代一代地传下去。

太平村还保留了不少特色民俗。“舞龙”“舞狮”是太平村瑶族文化的传承。在古代,人们把“龙”作为吉祥的化身,人们舞起用竹、铁结扎,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祈求风调雨顺,四季丰收。

太平村还保留了传统制糖的技艺。传统制糖技艺指的是人们以甘蔗为主要原料,利用天然石料木材等制作而成的传统榨蔗机,借助畜力把甘蔗碾压成汁,并通过原始过滤、加热熬煮和自然凝固等传统方法制糖的技艺。

村里的古法制糖作坊,有几十年熬糖技艺的老师傅还保留着传统。熬制红糖的时候用“热火朝天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,五口大锅同时开工。固定一人在烧火。灶膛里燃着熊熊大火,嗤嗤地席卷着锅底。五口大锅一字排列,每一口锅就是一道熬制红糖的工序。甘蔗汁在水里煮沸之后,灶头上的人开始除去泡沫,再将蔗汁舀入下一锅,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地蒸发掉,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。在熬制到第五道工序的时候,糖汁已经熬成浓稠状态,周边的空气都散发着浓浓的糖味,这时就该制糖的老师傅出场了。

制糖的老师傅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,判断糖汁起锅的时间,起锅时间的快慢会影响红糖的味道,如果太迟,糖汁在锅里就会变焦。熬制传统土糖,看起来简单,其实十分复杂,各种大小工序加到一起就有近10道,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影响糖的质量。

据介绍,土糖的初成品糖坨因形状如蛙似坨,故民间亦有“蛙糖”“牛粪糖”之俗称。现今多把糖浆倒入预先在糖凳摆放好的木制模具里。由于传统制糖技艺比较复杂,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,掌握传统制糖技艺的艺人日渐减少。

尽管现在人们可以买到的糖品种多了,但每次吃土黄糖都还是小时候的甜蜜味道,现在村里的老人走亲访友时也还喜欢买两斤土黄糖当作礼物。如果你恰巧走到了太平村不如也尝尝这土黄糖,看它是否能唤起你旧时的甜蜜记忆。

路书

从桂林自驾到恭城太平村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。乘坐动车前往恭城,再由恭城包车到太平村大约为半小时。村里民风淳朴,停车、吃饭都可以咨询当地群众。


温馨提示:本文为蜗趣旅游网(http://www.w2trip.com/)转载作品 。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蜗趣旅游网观点。
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使用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“分享到朋友圈”。